江苏省研究生“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 暑期学校在我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29 17:36:210阅读次数:25来源单位:新闻网责任编辑:

7月21日—27日,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暑期学校在我校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顾兵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施佺介绍了我校办学渊源、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成效,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果。他强调,此次暑期学校旨在搭建高端学术平台,助力学员深耕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理论与技术,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他向全体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珍惜学习机会,潜心钻研。主动与授课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互动,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二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积极参与暑期学校课题,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开展学术讨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为今后的学术合作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暑期学校由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研究生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南通市人工智能学会承办。顾兵指出,本次暑期学校是落实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南通大学凭借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领域的深厚积淀,一定能为学员打造优质学习平台。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吴丽教授表示,学校精心策划课程体系,邀请国内顶尖专家授课,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学术研讨等多元形式,助力学员把握科技前沿。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院长丁卫平主持开班仪式,并表示学院将以高质量课程与互动平台,为学员们呈献学术盛宴。江苏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管文瑞代表全体学员发言,表示将珍惜学习机会、积极探索技术奥秘。

南京大学周献中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王永利教授,东南大学欧阳庭辉教授,南京大学孙宇祥特聘研究员,我校丁卫平教授、鞠小林副教授、张炜博士等分别就大模型驱动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研究进展与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与人类智能(HI)融合的一个途径、工业互联网异常数据与检测研究、面向医学图像可解释性的多粒度Transformer方法研究、智能化时代的软件工程研究与数学、兵棋智能博弈新前沿:人机融合与大模型赋能的挑战与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创意创作等主题作专题讲座。

暑期学校期间,还举行了人工智能领域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通大学的博士和硕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和顶级期刊上发表的优秀论文,分享经验,促进学术互鉴。学员们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和范曾艺术馆,切身感受百年学府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展示了优秀成果,六位学员代表分别发言。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一周的沉浸式学习,不仅夯实了理论基础、提升了实践能力,更建立了深厚的学术友谊,未来将沉心钻研所学知识,把理论成果切实转化为实践能力。与会领导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优秀学员证书、优秀团队证书。

研究生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通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加学习。

(陈张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