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融合发展战略2025年半年评估反馈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5-08-22 17:29:234阅读次数:14来源单位:发展规划处责任编辑:

8月22日上午,南通市与南通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战略2025年重点任务半年评估反馈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书记杨宇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出席会议。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新海主持会议。

杨宇民代表学校对长期支持学校发展的南通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致以感谢。他强调,校地融合是市校双方顺应时代趋势、服务南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践行“名城名校”战略、实现双向赋能的关键路径。自战略协议签订以来,校地合作成果丰硕,充分印证了市校双方“发展同频、责任同担、成果共享”的融合理念。学校将以更高站位对接地方需求,深化协同联动,全力打造南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高地”“服务保障平台”,同时借助南通发展良好态势,加快推进自身内涵建设,推动市校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吉明明表示,评估组的反馈意见直指关键,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学校将迅速传达学习、逐条推动落实。他代表学校作表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校地融合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激活城市动能的核心引擎、实现共生共荣的重要意义;二是客观正视成效与不足,既要看到机制完善、领域拓展、成果丰硕的良好态势,也要直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问题;三是聚焦关键突破,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主攻重点领域、优化服务保障,推动校地融合从“优势互补”迈向“共生共强”,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许新海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认可上半年校地融合成效,指出校地双方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等领域成果显著,多项成果跻身全省前列。针对下阶段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大校地协同力度,全市各部门与学校要精准对接,深化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助力龙头企业人才培养,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二是加快项目推进速度,统筹资源联动协作,打造“紫琅药谷”、分析测试分中心,提升国际交响乐团影响力,开设特色培训课程;三是加强根植地方深度,聚焦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加大高端人才引培,加快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建设,深化科创平台与企业对接,争取更多产研突破。

会上,9个重点任务评估组依次反馈考核结果。南通市财政局副局长刘星星、南通市审计局行政事业审计处处长黄山杉就后续工作提出工作要求与建议。此前,各评估组已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实地察看等形式,完成任务核实、打分及评估报告撰写工作。

南通市及我校各工作组牵头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潘忠芹 杨乐/文 范苏/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