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通大
  • 校园邮箱
  • 办公系统
  • 远程接入
  • 校园地图
EN
  • 学校概况
    • 南通大学章程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院系设置
    • 附属医院
    • 学校掠影
  • 通大新闻
  • 内设机构
    • 院系室所
    • 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直属单位
    • 基层党组织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继续教育
    • 杏林学院
    • 就业信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
    • 人文社科
    • 服务地方
    • 学术期刊
  • 校园服务
    • 财务管理
    • 招标信息
    • 后勤服务
    • 图书馆
    • 档案馆
    • 信息化服务
    • 通大视频
    • 网络电视
    • 校历
    • 教学作息时间

2023新版

  • 首页
  • 快捷通道
  • 学校概况
  • 内设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校园服务
  • banner
  • 教育教学
  • 通大新闻
  • 媒体通大
  • 影像通大
  • 百十通大
  • 数据通大
  • 融媒通大
  • 专题网站
  • 多媒体二维码
  • 快速链接
  • 校园文化
  • 学术日历
  • 媒体看通大
  • 通大要闻第一条
  • 飘窗
  • 20 2024-01
    《江苏教育报》头版聚焦我校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举措
    1月17日出版的《江苏教育报》以《积聚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为题,在头版聚焦我校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举措。文章从“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硬核’能力”“关注‘卡脖子’难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助力地方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三方面具体讲述了我校聚焦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积聚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新征程中,我校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奋力书写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校答卷。(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8159589.html
  • 03 2024-01
    《人民日报》采访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我校附属医院瞿利帅
    12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为题,采访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第31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我校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瞿利帅。报道中,瞿利帅介绍了第31批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援外工作的具体情况。他指出,援外医疗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在中国医疗队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尽己所能地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作贡献。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瞿利帅作为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参加大会并接受表彰。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一代又一代援外医疗队队员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促进了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交汇点、中国江苏网、《南通日报》、南通发布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12/30/nw.D11000
  • 02 2024-01
    《光明日报》聚焦我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举措
    12月30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以《聚力技术攻关 加速成果转化》为题,报道我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举措。据报道,实施“科技攀升行动”,是我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奋力书写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校答卷。我校将科研攻关站在社会服务第一线,越来越多的科研创新成果陆续走出校门,帮助企业析疑解难,弥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之间的“断点”。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我校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让及许可、横向科研管理、创业孵化管理、作价投资管理”的专业化工作链,实现了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工作高效联动。近5年,学校3000余项科技成果在近5000家企业转化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校党委书记尚庆飞表示,高校从不缺乏创新的“基因”,不仅要以科研创新为抓手,夯实基础性科研创新优势,更要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不断作出高校贡献。(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12
  • 02 2024-01
    《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报道我校主办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12月29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举行》为题,关注“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人民网、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社会科学网、交汇点、我苏网、扬子晚报网、江苏经济网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近日,“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分会2023年高端论坛在南通召开。研讨会期间,多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追求、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逻辑等主题进行研讨分享。我校党委书记、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尚庆飞教授表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探讨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对于深入学习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中国社会科学报: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730eid
  • 27 2023-12
    我校承办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受多家媒体关注
    近日,我校承办的“交融·精进 无限可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受多家媒体关注。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光明日报客户端、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交汇点、《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南通发布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在此次论坛中,来自长三角高校的专家及高中校长围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时代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指引下的拔尖人才一体化培养策略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我校党委书记尚庆飞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举措。他表示,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加快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选拔标准和自主培养的新路径,培养造就一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近年来,我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以“四新”建设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抓手,积极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互动,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探索任务式、项目式、探究式等培养模式改革。(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https://jx
  • 27 2023-12
    我校教师做客央视三套《我的艺术清单》栏目
    近日,我校纺织服装学院教师吴元新、吴灵姝、倪沈键做客央视三套《我的艺术清单》栏目,讲述了数十年来保护和传承蓝印花布的故事。在五十分钟的节目中,元新蓝团队介绍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保护、研究、创新和传承中的故事,以及我校蓝印花布研究所在培养全国蓝印花布传承人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节目最后展示了我校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近期创作的蓝染服饰作品,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在全国的影响力。《我的艺术清单》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制作播出的深度访谈节目,为观众深度挖掘时代人物与艺术的正能量故事。节目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朱迅主持。(倪沈键)
  • 21 2023-12
    《人民政协报》刊发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施卫东研究员署名文章
    12月21日,《人民政协报》刊发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施卫东研究员题为《以区域协同助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5年来,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仍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因此,必须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构建好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可以通过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开放创新平台促进科创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提升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国际影响力、建立科技创新共同体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等举措,支撑好长三角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列,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epaper.rmzxb.com/rmzxbPaper/pad/con/202312/21/content_54586.html
  • 21 2023-12
    《中国教育报》头版关注我校“张謇爱国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12月18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右头条位置以《绘好同心圆 聚力促发展》为题,关注我校“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建设。2020年以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在全省高校开展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59个基地陆续入选,我校“张謇爱国同心教育实践基地”位列其中。报道中指出,我校“张謇爱国同心教育实践基地”不仅包括统一战线“同心之家”,还拓展到张謇教育史馆、张謇企业家精神研学中心等多个主体。围绕基地建设,我校紧贴办学特色,走出校园与各类资源精准对接,努力绘就统战工作最大同心圆。(校报学生记者 张珂媛)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2/18/content_633201.htm?div=-1
  • 06 2023-12
    《新华日报》就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问题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教授施卫东
    12月6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头版以《履职尽责助力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为题,就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问题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教授施卫东。据悉,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省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施卫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为长三角区域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和科研团队一起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夯实基础性科研创新优势,联合企业持续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畅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高校科研成果成为产业创新的“加速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https://xh.xhby.net/pad/con/202312/06/content_1271324.html
  • 22 2023-11
    《江苏教育报》关注我校江海心悦团队
    11月22日出版《江苏教育报》以《用关爱点亮困境儿童未来》为题,关注我校江海心悦团队“筑梦童心”志愿服务项目。文章从“分类摸底分级帮扶”“打造‘123心悦模式’”“谱写爱的双向奔赴”等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我校志愿团队的服务举措。近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的2023年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揭晓,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心悦团队从全省15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多年来,该团队深入困境儿童家庭调研,依托困境儿童风险评估规范,开展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兴趣开发、关爱陪伴等系列活动,个性化精准帮扶,改善困境儿童心理状况,通过家长课堂、沙龙等,传授科学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团队还与社区、学校、政府等联合建造心悦“梦想空间”,创制困境儿童多元互动课程,面向社会招募义工,为每一个“梦想空间”配备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2名社会工作者和活动志愿者。我校2023级新生入学典礼上,团队成员呼请更多通大学子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传承大爱与奉献。(校报学生记者 周雨)相关链接: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7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0/58 跳转到 

啬园校区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启秀校区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启秀路19号 邮编:226001

启东校区地址: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路1号 邮编:226236

Copyright © NanTong University 苏ICP备0500712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