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通大
  • 校园邮箱
  • 办公系统
  • 远程接入
  • 校园地图
EN
  • 学校概况
    • 南通大学章程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院系设置
    • 附属医院
    • 学校掠影
  • 通大新闻
  • 内设机构
    • 院系室所
    • 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直属单位
    • 基层党组织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继续教育
    • 杏林学院
    • 就业信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
    • 人文社科
    • 服务地方
    • 学术期刊
  • 校园服务
    • 财务管理
    • 招标信息
    • 后勤服务
    • 图书馆
    • 档案馆
    • 信息化服务
    • 通大视频
    • 网络电视
    • 校历
    • 教学作息时间

2023新版

  • 首页
  • 快捷通道
  • 学校概况
  • 内设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校园服务
  • banner
  • 教育教学
  • 通大新闻
  • 媒体通大
  • 影像通大
  • 百十通大
  • 数据通大
  • 融媒通大
  • 专题网站
  • 多媒体二维码
  • 快速链接
  • 校园文化
  • 学术日历
  • 媒体看通大
  • 通大要闻第一条
  • 飘窗
  • 28 2024-05
    江苏海洋大学来校调研交流
    5月28日上午,江苏海洋大学校长宁晓明,副校长申欣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出席交流座谈会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主持会议。杨宇民对宁晓明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回顾了两校之间的历史渊源。他希望两校之间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分享彼此在校地融合发展、区域海洋新兴产业学科布局、涉海专业为主体的涉海专业集群以及高质量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不断增进了解、增加感情,努力寻找更多合作契合点,将协同创新引向深入,推动双方形成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宁晓明高度肯定了我校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介绍了江苏海洋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情况,总结了学校在向海转型中形成的海洋特色优势。他表示,南通大学在校区共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江苏海洋大学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建立沟通机制,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务实合作,携手谱写两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会上,双方就校地融合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展开深入交流。会后,宁晓明和申欣一行参观了南通大学校史馆和范曾艺术馆。江苏海洋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
  • 28 2024-05
    南通市财政局与我校财务处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5月28日上午,财务处党支部与南通市财政局第一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南通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金海共同为南通大学财务处会计服务大厅揭牌。副校长陈玉娟主持活动。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如高出席活动。杨宇民、曹金海共同为南通大学财务处会计服务大厅揭牌杨宇民代表学校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内涵建设等基本情况。他指出,结对共建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实践,能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努力构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他希望,以此次共建为契机,双方相互赋能,共同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构建“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的互动发展新格局。曹金海介绍了南通市财政局党委的基本情况。他希望,双方共同探索建立“对标对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机关单位-高校共建模式,构建“组织联建、活动合办、资源同享、难题共解”的党建发展新格局,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好、保障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落地落实。财务处党支部书记、常务副处长王夏强,南通市财政局第一党支部书记吴茜代表双方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
  • 28 2024-05
    南通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5月27日下午,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南通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在我校举行。南通市副市长于立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致辞。南通市科协主席成媛媛主持会议。于立忠表示,当前人才引领和推动产业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牢记“国之大者”,找准方向持之以恒推进科研工作;准确理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找准重点开展科研工作;努力攻坚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助推科技自立自强和地方产业发展。他要求相关部门将改革创新作为促进科技工作者更好发挥作用的原动力,发挥科协等组织的资源优势,用心用情服务,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王卫东代表学校致辞,他介绍了南通大学的发展情况,希望各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好这次思想交流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坚持扎根江海大地,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的展现新时代南通科技青年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他要求我校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需求,抢抓“名城名校”融合发展重要机遇,甘坐冷板凳,潜心搞科研,力争在标志性成果上有所突破,为学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为服务
  • 28 2024-05
    我校与新加坡管理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5月28日,新加坡管理学院副校长魏国基一行访问我校。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接待了来宾,并与魏国基共同签署两校合作备忘录。王卫东代表学校对魏国基的来访表示欢迎,向来宾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和办学成效,着力介绍了我校根植地方、服务地方的“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以及我校立足国内、放眼海外开放性办学的基本理念。他希望双方建立密切联系,拓展合作空间,共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优秀专业人才,提升两校国际化办学水平。魏国基介绍了新加坡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模式及特色,尤其是与世界名校的合作模式,并就学校人才培养的融合性、国际化和应用性等特点阐述了两校未来的合作空间与合作领域。他表示,双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具有一致性,希望双方积极探索国际交流模式,实现互利、合作共赢。双方还就两校即将开启的“3+1+X”英国伯明翰大学、伦敦大学硕士学位项目进行了深入沟通与探讨,达成了多项共识。根据合作备忘录,两校将在科研合作、师生交流、本硕和MBA课程等领域开展合作。新加坡管理学院成立于1964年,是一所由新加坡政府建立的以培养人力资源为使命的高等教育学院。该校已开办超过200门全日制与业余课程,并
  • 26 2024-05
    我校承担省委研究室“1+3”重点功能区建设课题研究
    受省委研究室、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委托,5月19日—24日,我校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成长春教授领衔“深入推进我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研究”课题组,分别赴南京、徐州、宿迁等地开展专题调研。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省扎实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我校课题组将立足新时代背景,聚焦“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总目标,对深入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开展系统研究,积极为江苏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保障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和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智库贡献。此次调研,课题组在前期调研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的基础上,分别与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人社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各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
  • 25 2024-05
    我校举行“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宣讲会
    为深入推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使全校师生更加全面了解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刻把握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5月24日,我校举行“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宣讲会暨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南通市副市长于立忠来校作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尚庆飞主持会议。全体在通校领导、党委常委出席会议。于立忠作专题报告于立忠在报告中回顾总结了南通大学与南通的历史渊源。他说,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在南通这片崇文重教的热土上,江海之城与南通大学因先贤张謇,而血脉相连、同生共长。迈入新时代,校地双方的相互赋能更为凸显。南通大学始终为南通改革发展增光添彩,学校综合实力、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既是每一位通大人的骄傲,也是每一位南通人的自豪。他指出,南通市政府与南通大学签订的“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协议从学科建设、新建学院,到集聚一流人才、提升校园环境,再到服务南通四项行动、打造六个研发新中心,多层面开展校地合作,着力打造名城名校“彼此赋能、携手共进”的南通样板。经过半年的努力,校地双方“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在学科建设、产学研
  • 22 2024-05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集中学习
    5月22日上午,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第五、第六次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研讨“党的廉洁纪律”和“党的群众纪律”。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主持会议并讲话。杨宇民指出,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本色,是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学习“廉洁纪律”条例的内容,党员干部要强意识,始终保持对纪律的敬畏之心,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破“底线”,时刻遵守廉洁纪律;要明底线,学懂弄通、准确掌握《条例》中关于廉洁纪律的规定要求,明确行使职权的纪律标尺,查找工作中的廉洁风险点,做到严在日常、纪严于法;要树高线,在严格自律中加强党性修养,淬炼高尚品格,以高标准严要求锤炼廉洁自律的政治品格,切实将党纪铭于心、责任系于身、担当践于行。杨宇民强调,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走好群众路线,严守群众纪律,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使命,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二要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把心系师生、情系师生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有效加强学校重难点问题的源头治理。努力用
  • 22 2024-05
    附属医院三大专科入选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关于设置创伤等9个专科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公布了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结果。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专业成功入选江苏省区域医疗中心,神经疾病专业入选江苏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工作,旨在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有效提升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附属医院创伤、骨科、神经疾病专业经过医院推选、同行答辩等环节成功入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这是继入选江苏省高水平医院、江苏省研究型医院、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后,附属医院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附属医院创伤中心是省内成立最早的实体化创伤中心,多年来坚持“一体化诊治”的创伤救治理念,全面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承担着苏中、苏北地区创伤救治尤其是严重创伤救治的重任。该中心由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级主任、副主任委员以及多名省级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领衔,是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心整合各相关创伤学科科室如急诊外科诊室、急诊抢救室、创伤中心病区、创伤重症监护病房、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
  • 22 2024-05
    我校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成立
    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切实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5月21日下午,我校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举办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长三角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校原党委书记、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理事长浦玉忠出席活动并致辞。浦玉忠代表学校向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和研究院建设情况。他表示,我校正在大力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紧紧围绕国家和江苏重大战略部署,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政策性问题进行了超前研究。他指出,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的成立,对研究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本市场与长三角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聚焦上市公司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公司治理、人才培养等,为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聘任仪式上,我校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宣读了《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工作方案》,并聘研究院执行院长、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姜朝晖为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聘上海交运(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陆建新为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朝晖、陆建新分
  • 21 2024-05
    我校开展首批“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评审
    5月19日,我校召开 “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评审工作会议,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91名申报首批“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人选进行评审。经过评审专家组的充分评议和严格把关,4人拟进入“A计划”第一档进行培育,6人拟进入“A计划”第二档进行培育,30人拟进入“B计划”进行培育。“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尊师重才”战略、扎实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计划立足学校事业发展目标,按照学科需要及发展规划,遵循“对标支持、画像培养”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支持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优秀人才。其中,“A计划”致力于培育国家级人才,“B计划”致力于培育省部级人才。今年是实施“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的启动之年。根据《南通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学校将与培养对象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在为期四年的培养周期中,依据入选层次提供特设培育津贴和培育工作经费,并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对象进行中期和末期两次综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学校将把“尊师重才”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引领学校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8990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3/899 跳转到 

啬园校区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启秀校区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启秀路19号 邮编:226001

启东校区地址: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路1号 邮编:226236

Copyright © NanTong University 苏ICP备0500712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