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通大
  • 校园邮箱
  • 办公系统
  • 远程接入
  • 校园地图
EN
  • 学校概况
    • 南通大学章程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院系设置
    • 附属医院
    • 学校掠影
  • 通大新闻
  • 内设机构
    • 院系室所
    • 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直属单位
    • 基层党组织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继续教育
    • 杏林学院
    • 就业信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
    • 人文社科
    • 服务地方
    • 学术期刊
  • 校园服务
    • 财务管理
    • 招标信息
    • 后勤服务
    • 图书馆
    • 档案馆
    • 信息化服务
    • 通大视频
    • 网络电视
    • 校历
    • 教学作息时间

2023新版

  • 首页
  • 快捷通道
  • 学校概况
  • 内设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校园服务
  • banner
  • 教育教学
  • 通大新闻
  • 媒体通大
  • 影像通大
  • 百十通大
  • 数据通大
  • 融媒通大
  • 专题网站
  • 多媒体二维码
  • 快速链接
  • 校园文化
  • 学术日历
  • 媒体看通大
  • 通大要闻第一条
  • 飘窗
  • 01 2023-12
    校长杨宇民讲授“新生第一课”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讲授“新生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先校长张謇先生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11月30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以《鉴往知来学张謇 力求精进创未来》为题,为2023级新生代表讲授了一堂深入浅出、寓意深远的“新生第一课”。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锋出席活动。杨宇民授课杨宇民指出,张謇先生以创办大生纱厂为起点,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系统,并以实业所得财富实施教育救国理想,于1912年创办了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和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张謇是南通大学的创始人,更是南通大学纺织学科的创始人。南通能成为“纺织之乡”,纺织能成为通大的优势学科,与张謇先生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密不可分。他表示,南通大学因纺织而生,因纺织而兴,也会因纺织有更远的未来。2023级新生作为新通大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认识张謇、了解张謇、学习张謇是必然,也是必须,需要主动追光而遇走近张謇故事,了解其爱国救国报国的远大理想、博大情怀和伟大实践。张謇先生因时因地发展南通纺织工业,创设了中国第一家棉纺织股份制企业;因时因势创设中国纺织教育,开创了中国近代纺织高等教育先河;言商向儒心系民生
  • 01 2023-12
    施卫东研究员创新团队两项成果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11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通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施卫东研究员创新团队的两个项目“抗缠绕单、双叶片离心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大型应急排涝射流式自吸泵机组”顺利通过鉴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部副主任马敬坤主持鉴定会。会上,以郑州大学王复明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技术总结汇报,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并进行了质询和讨论,最终认为两项研发成果符合相关鉴定要求,成功通过鉴定。据了解,项目“抗缠绕单、双叶片离心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提出了叶轮旋转轴偏心及叶轮重心偏心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单叶片离心泵径向力不平衡、振动大的问题,建立了主要几何参数与单、双叶片离心泵外特性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单、双叶片离心泵的设计优化方法及叶片前伸且前缘后掠的双叶片离心泵结构,开发了抗缠绕性能好、运行稳定的系列产品,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径向力平衡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大型应急排涝射流式自吸泵机组”创新地提出了大型应急排涝射流式自吸泵机组新型自吸原理、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解决了大流量泵自吸性能差的技术瓶颈;创新设计了橡胶鬲合面真空阀,保证了泵机组正常出水工作;设计了泵干运转油浴润
  • 01 2023-12
    我校3名兼职教师获批江苏省本科类产业教授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公布了2023年江苏省产业教授(兼职)选聘名单。我校推荐的3名兼职教授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郭朝阳、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赵志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王文林,获批2023年江苏省本科类产业教授(兼职)。江苏省本科类产业教授(兼职)是江苏省教育厅、中共江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部门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将产业教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企合作的重要依托和抓手。此次获批本科类产业教授(兼职),我校将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水平,共同探索本科类产业教授(兼职)参与我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本科生专业实践指导等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进一步发挥本科产业教授(兼职)在应用研究领域的优势作用,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等,不断提升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顾春风)
  • 30 2023-11
    校领导率队拜访丹麦驻沪总领事馆一行
    为更好地推进南通市人民政府和南通大学“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11月29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率队拜访来通参加2023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大会的丹麦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魏鸣珂一行,探讨基于高校平台聚焦“双碳”全球共识、服务南通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事宜。陆俊杰指出,“双碳”目标既是世界共识,更是大国担当。现阶段,以丹麦为代表的北欧地区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双碳”乃至“零碳”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包含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为实现“双碳”目标勠力同心、携手共进。南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专业覆盖到国家绝大多数学科门类,涉及到“零碳”发展的大部分领域,将进一步融合国内外政府、企业、高校等全方位资源,讲出“国际话”、讲好“中国话”、讲成“南通话”,依托联合国所推行的丹麦“零碳”做法为南通更高质量发展赋能。魏鸣珂先生表示,丹麦在“零碳”实践方面拥有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第四代区域能源技术、Power to X(可再生能源多元转化)系统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已广泛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零碳首都”哥本
  • 30 2023-11
    元培医事科技大学校长王綮慷访问我校
    11月29日,台湾元培医事科技大学校长王綮慷、健康休闲系主任洪彰岑访问我校。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接待了来宾。杨宇民代表学校对王綮慷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发展近况,对两校自2014年以来的友好合作与交流表示肯定。他指出,多年来两校在学生长短期交流、教师互访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希望今后进一步深化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王綮慷对我校的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元培医事科技大学的特色专业与课程,期待两校拓宽合作领域,依托特色学科开展合作与交流,实现双赢。会上,杨宇民和王綮慷分别代表南通大学和元培医事科技大学续签了《南通大学与光宇学校财团法人元培医事科技大学合作意向书》。来宾还与我校商学院(管理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就相关专业的师生互访、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具体交流。元培医事科技大学位于台湾新竹,是台湾第一所以医事技术为主要教学领域的私立学校,设有医护与福祉学院、健康学院、产业与管理学院三个学院及通识教育中心。 2014年,我校与元培医事科技大学签订校际协议,成为友好学校,并启动学生交流、教师互访等合作交流。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商学院
  • 30 2023-11
    “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活动在我校举办
    “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活动在我校举办11月29日下午,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南通市红十字会主办的“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宣传活动在我校举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外事民宗侨台委员会主任、南通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钮曦出席活动并讲话。吉明明在讲话中指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拯救垂危生命的高尚行为,是服务医学研究的无私奉献,是彰显文明进步的义行善举,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生动体现。学校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多次获得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十佳项目,2022年,“生命绿洲,以爱注源”项目入选中国红十字总会第十二期红十字志愿服务发展计划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他希望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医学生,要积极投身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中,传播捐献理念、普及捐献知识、做好捐献服务,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动员更多社会公众支持和参与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共同书写崇德向善、奉献社会、实现自我的青春篇章。钮曦表示,参与、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
  • 29 2023-11
    我校研究生在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近日,“华为杯”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公布,我校喜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47项,综合获奖成绩排全国第23位。“华为杯”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共有来自全国50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9898支队伍参赛。经竞赛专家委员会网上评审和集中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00队,二等奖2659队,三等奖3981队,一等奖获奖比例为1.01%。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2023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是广大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其获奖级别和数量已经成为衡量培养单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我校高度重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按照“一赛一报”立项培育的形式,落实校内承办单位,做好赛事培育工作,提高参赛规模和质量。理学院作为研究生数学建模赛事承办学院,成立研究生数学建模指导组,组织落实数学建模选修课,邀请校内外专家专题辅导,开展
  • 29 2023-11
    省教育厅工作组来校开展安全大检查
    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11月28日上午,由河海大学副校长陆国宾任组长的省教育厅全省高校安全检查组一行5人,来我校检查校园安全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出席汇报会并讲话,校党委常委、保卫部部长朱城主持汇报会。陆俊杰对检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以及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他表示,我校一贯重视校园安全工作,近期学校各相关部门按照省教育厅相关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了隐患排查整改,完善了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提升了安全管理效能。他希望专家组对我校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问诊把脉”,提出指导意见,推动我校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陆国宾传达了本次全省高校安全大检查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介绍了本次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专家组在听取了我校题为《提升常态化整治成效 建设高质量平安校园》的安全工作汇报,查阅了工作台账,并实地检查了学生宿舍、危化品仓库、消控室、监控中心、食堂等重点部位厚,对我校安全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就相关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办公室、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国资处、后勤保障部、保卫处、信息化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苏晓香/文 校报记者 陈虹/摄)
  • 28 2023-11
    杏林学院六支学生团队入选2023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
    11月27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浙江大学、中国文物报联合公布2023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名单。杏林学院六支学生团队成功入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2005年习近平同志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交流,活动按照《关于遴选2023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公告》要求,面向全国高校遴选1000支大学生“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志愿宣讲团。活动得到了各高校志愿服务团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经申报、评选,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379所国内高校的1000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入选。这些宣讲团将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从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搜录的12405件(套)中国历代绘画图像为素材,以中国历代绘画蕴含的丰富内涵为主要宣讲内容。杏林学院六支入选团队将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间,采用艺术公开课、主题活动、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面向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和
  • 28 2023-11
    我校学生获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
    11月26日,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我校医学院两支队伍参赛,获团体特等奖一项、团体二等奖一项。本次大赛由江苏省病理生理学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通大学)承办,上海梦之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江苏省内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通理工学院和南通大学等10家高校各派出2支代表队,省外高校福建医科大学派出1支代表队共21支队伍同台竞技。比赛分线上比赛和线下比赛两个部分,其中线上比赛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和病原生物学标本识别、ESP虚拟标准化病人案例考核相关内容和虚拟仿真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线下比赛通过构建动物实验模型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比赛共产生4个团体特等奖、9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我校派出的由学生季昕晔、俞秋夕、孟一帆、刘兆阳组成的A组参赛队在线上比赛成绩排名不利的情况下奋力拼搏,团结协作,成功逆袭,获得团体特等奖。由学生徐巾雯、吴玉聪、王季奕嘉、王固源组成的B组参赛队获得团体二等奖。(周峰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901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79/902 跳转到 

啬园校区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启秀校区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启秀路19号 邮编:226001

启东校区地址: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路1号 邮编:226236

Copyright © NanTong University 苏ICP备0500712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