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活动暨“莫文隋”塑像揭幕仪式在我校举行
9月20日,在全国第2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南通市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活动暨“莫文隋”塑像揭幕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通市慈善联合总会会长黄巍东向“情暖好人”困难好人家庭帮扶项目授牌。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冬梅,校党委书记杨宇民共同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原型汤淳渊塑像揭幕。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季红星、南通市政协副主席陈慧宇、南通市委办公室二级巡视员郭毅浩等与会领导分别为在通高校“莫文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授旗。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在活动中致辞。
黄巍东向“情暖好人”困难好人家庭帮扶项目授牌
陈冬梅、杨宇民为“莫文隋”原型汤淳渊塑像揭幕
“莫文隋”这个温暖的名字,是凡人善举的生动注脚,是南通这座城市好人群体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杆。三十年前,原南通工学院副院长汤淳渊以“莫文隋”化名,匿名捐资助学,由此引发的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三十年来,“莫文隋”在我校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在“莫文隋”精神的浸润下,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大爱奉献已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莫文隋”志愿服务的触角也延伸到了祖国需要的更多地方。
平凡之人,亦能以善举铸就伟大;微小之光,终将以坚守照亮人心。随着红绸缓缓落下,刻画着汤淳渊先生慈祥脸庞的塑像映入眼帘。塑像下方的基座镌刻着汤淳渊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现的是楷模的光辉形象,矗立的是不朽的精神丰碑。全场以热烈的掌声,致敬汤淳渊先生,致敬“莫文隋”精神。塑像将安放于我校校史馆“莫文隋”专题展厅内,成为南通又一处“道德地标”,激励通大人见贤思齐,传承“莫文隋”精神,谱写志愿服务光辉篇章。
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我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在学校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吉明明在致辞中指出,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涌现出了“莫文隋”“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等时代精神高地,构筑起了通大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他表示,“莫文隋”塑像的揭幕,不仅是对汤淳渊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更是对“莫文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将“莫文隋”精神融入于心、见诸于行,让“莫文隋”精神成为通大学子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通大宝贵的内在基因。他希望与在通高校、各志愿服务团体共同携手,开展更多有特色、有影响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撒播江海大地,处处遍开精神文明之花。
与会领导为在通高校“莫文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授旗
活动中,我校等在通高校的10支“莫文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被授旗。我校青年志愿者表示,将扛起“莫文隋”这面旗帜,接过传承“莫文隋”精神的责任,走进社区、走进基层,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投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多的光和热。
活动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大学、中共南通市委社会工作部、南通市教育局、共青团南通市委、南通市慈善联合总会共同主办。南通市相关单位及各县(市、区)委宣传部领导,在通各高校领导,道德典型代表,在通高校师生代表,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代表等参加活动。
(范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