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通大
  • 校园邮箱
  • 办公系统
  • 远程接入
  • 校园地图
EN
  • 学校概况
    • 南通大学章程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院系设置
    • 附属医院
    • 学校掠影
  • 通大新闻
  • 内设机构
    • 院系室所
    • 职能部门
    • 群团组织
    • 直属单位
    • 基层党组织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继续教育
    • 杏林学院
    • 就业信息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留学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自然科学
    • 人文社科
    • 服务地方
    • 学术期刊
  • 校园服务
    • 财务管理
    • 招标信息
    • 后勤服务
    • 图书馆
    • 档案馆
    • 信息化服务
    • 通大视频
    • 网络电视
    • 校历
    • 教学作息时间

2023新版

  • 首页
  • 快捷通道
  • 学校概况
  • 内设机构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校园服务
  • banner
  • 教育教学
  • 通大新闻
  • 媒体通大
  • 影像通大
  • 百十通大
  • 数据通大
  • 融媒通大
  • 专题网站
  • 多媒体二维码
  • 快速链接
  • 校园文化
  • 学术日历
  • 媒体看通大
  • 通大要闻第一条
  • 飘窗
  • 22 2024-11
    我校主办的“弘扬教育家精神致敬时代大先生”主题活动受多家媒体关注
    11月20日,《江苏教育报》刊发题为《我省首期“弘扬教育家精神致敬时代大先生”主题活动在南通大学举行》的报道,聚焦我校主办的“弘扬教育家精神致敬时代大先生”主题活动。本期活动由省教育厅指导,南通大学与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通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围绕“李庾南‘课堂育人+班级育人’教育的时代价值”主题,来自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学院和相关高校、中小学的专家、教师代表对李庾南教育主张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探讨。活动期间,江苏教师发展研究联盟、南通教师教育联盟、我校李庾南教育实践研究中心分别成立。此外,荔枝新闻、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南通日报》、南通教育公众号等多家媒体也纷纷进行报道。(杨淑霭
  • 21 2024-11
    我校主办的“江苏美术的海外传播与交流国际研讨会”受多家媒体关注
    11月17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发布题为《“江苏美术的海外传播与交流国际研讨会”在南通举办》的报道,关注我校主办的“江苏美术的海外传播与交流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文艺界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通,共同探讨江苏美术自身发展及其海外传播的状况。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在会议开幕式上指出,通过研讨会能够更好地推进江苏人文社科对外交流与传播,对江苏美术自身发展及其海外传播作出梳理和研究,进一步推动江苏美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此外,“人民号”平台、《中国教育报》《中国艺术报》、“文旅中国”等媒体平台也纷纷报道了本次研讨会。(王婷)相关链接:光明日报客户端:https://app2.gmdaily.cn
  • 21 2024-11
    我校第二届张謇研究全国青年学术研讨会受多家媒体关注
    11月20日,中国江苏网发布题为《第二届张謇研究全国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南通大学举办》的文章,聚焦我校举办的第二届张謇研究全国青年学术研讨会。11月16日—17日,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就各自在张謇研究领域的积极探索进行交流研讨,为理解张謇及时代变迁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南通大学名誉校长、张謇嫡孙张绪武向研讨会发来贺信,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还将进一步推动张謇研究深入发展,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此外,新江苏客户端、交汇点客户端、《南通日报》、南通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等
  • 18 2024-11
    我校蓝印花布艺术研究传承受《光明日报》关注
    11月17日,《光明日报》刊发题为《江苏南通蓝印花布:蓝白相生 素花蕴雅》的报道,聚焦我校蓝印花布艺术研究传承。我校是全国第一个把国家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引入大学的院校,通过发挥学校综合学科的优势,结合非遗传承人的实践经验,出版国家重点图书《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十部非遗专著,发表蓝印花布相关论文三十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中国蓝印花布纹样研究》等6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研究院先后承办了12期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非遗研培班,培训学员400余名,创作传统手工印染作品近千件,促进传统工艺技艺的现代转型。(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
  • 05 2024-11
    我校承办的生物医药及医疗设备国际学术专场活动受媒体关注
    11月3日,中国江苏网发布题为《共谋生物医药发展未来,这场国际学术专场活动拉开帷幕!》的报道,聚焦我校承办的2024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生物医药及医疗设备国际学术专场活动。活动以“生物医药创新与全球健康”为核心议题,汇聚近200位来自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代表以及师生。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介绍了我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际产学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活动中,我校专家学者与全球同行深入探讨了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探索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江苏客户端、江苏教育新闻网、南通发布等媒体也纷纷报道此次活动 。(杨淑霭)相关链接:https://finance.jsc
  • 21 2024-10
    我校主办的“时代·人民”——2024中国美术报艺术季受多家媒体关注
    10月15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发布题为《“2024中国美术报艺术季”在南通启幕》的报道,关注我校在聚焦艺术人才培养、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举措。报道指出,本届中国美术报艺术季落地南通,不仅是大众亲近艺术的一场盛典,还是一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名片”。活动通过一城一校一报共同打造近20个展览,其专业性和学术性为艺术季提供了学术支持,并在创意、设计、展示规模、活动安排等方面均体现出创新和高度,在推动社会美育、繁荣南通文化事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号”平台、人民政协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客户端、中国美术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艺网、艺术中国、南通网等
  • 16 2024-10
    《新华日报》关注我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果
    10月16日,《新华日报》刊发题为《聚力科技攻关 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南通大学着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文章,关注我校聚焦科技前沿,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文章从勇攀高峰,提升创新“硬核”能力;勇于担当,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勇挑大梁,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征程中,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水平,强化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 15 2024-10
    我校承办的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4年年会受媒体关注
    10月14日,中国江苏网发布题为《2024年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在南通召开》的报道,聚焦由我校法学院承办的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4年年会。据报道,10月12日—13日,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我校召开。来自江苏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司法机构、律所的100余位法学教育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等齐聚一堂,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培养机制”年会主题展开广泛与深入的研讨,分享在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实践经验,推动法学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此外,新江苏客户端、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我苏客户端、江苏教育新闻网
  • 02 2024-10
    我校2024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受媒体关注
    9月30日,中国江苏网发布题为《礼赞祖国,南通大学2024级新生同上开学第一课》的报道,关注我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升国旗仪式暨2024级新生开学第一课活动。据报道,活动现场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对伟大祖国表达崇敬之情和美好祝愿。校党委书记尚庆飞以《明确使命担当 汲取成长动力 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题,在国旗下为2024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从读懂世界、读懂中国、读懂时代、读懂自己四个维度,深入阐释新时代青年的角色与定位,寄语同学们要永葆赤诚之心、在仰望星空中勇立鸿鹄之志,要常践笃学之行、在实践创新中练就过硬本领,要力挥实干之楫、在行稳致远中担当时代大任,要激扬奋进之
  • 20 2024-09
    我校首届人工智能(科大讯飞班)受媒体关注
    9月19日,《南通新闻》发布题为《携手行业龙头 南通大学开设人工智能“科大讯飞班”》的报道,关注我校人工智能(科大讯飞班)开班。报道重点关注了我校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成立首届人工智能(科大讯飞班),以南通大学现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为基础,每年招生30人,采取3+1培养模式,即三年在学校、一年在企业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联合培养。南通大学将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科大讯飞将把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领先产品项目经验等转化为教学资源,同时与南通大学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科研攻关方面展开合作,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在采访中表示:“作为学校成立的第一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57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5/58 跳转到 

啬园校区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启秀校区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启秀路19号 邮编:226001

启东校区地址: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路1号 邮编:226236

Copyright © NanTong University 苏ICP备05007127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