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炫·青春”艺术学院毕业展演开幕

发布时间:2025-05-20 17:39:140阅读次数:17来源单位:艺术学院(建筑学院)责任编辑:

5月18日上午,2025“炫·青春”艺术学院毕业展演在啬园校区艺术中心开幕。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于立忠出席活动。南通市政协副主席杨曹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南通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剑波,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华,南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蔡宏伟,南通广电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南通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孙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锋共同为毕业展揭幕。

于立忠参观毕业展

于立忠在参观展演时指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以九载匠心打磨的“炫青春”毕业展演,已成为南通亮眼的文化艺术名片。该品牌是通大学子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名城名校”融合、深化社会美育的典范。他表示,学校坚守育人初心,将南通地域文化浸润于艺术教育,推动美育资源向社会辐射,形成“高校—城市—公众”的美育闭环。这场毕业展演是学子逐梦的体现,更是学校献给城市与时代的文化成果。他期望学子们在艺术道路上勇创佳绩,助力现代文明建设。

陆俊杰代表学校致辞,向全体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全体毕业生送上祝贺与祝愿。他表示,此次展演规模大、特色鲜明,113场展演活动融合学术、艺术与时代温度,以全域联动、全时在线的创新模式,构建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立体艺术生态圈。这不仅是毕业生学业成果的全面展示,更是“以美培元、以美化人、以美促创”育人生态的生动实践,实现了艺术教育与社会美育的深度融合。他希望同学们以展演为新起点,让艺术照亮前路,绽放光彩未来。

美术系1989届校友、上海心象艺术馆馆长夏水涛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结合个人经历,向毕业生们分享感悟,勉励学子守正创新、勇担责任、砥砺奋进,用优异成绩为母校文化建设添彩。

校企合作单位代表、南京艺厘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蒋晓春在发言中强调,艺术创作要坚守内核,紧跟产业趋势,以社会责任为驱动,打破艺术与现实界限,赋能社会,实现艺术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提升。

毕业生代表、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01班霍静怡回首校园时光,感恩母校的培养。她表示,面对未来挑战,会牢记“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争做行业骨干与青年先锋,以好学、踏实、求精的态度践行使命,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

开幕式上,歌曲快闪、民族室内乐团奏响《茶马》、小合唱《灯火里的中国》等节目,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有机融合,以音乐传递家国情怀,以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展现通大学子在“情怀浸润”中培育的文化自觉与审美担当,绽放出百年学府与青春艺术碰撞的独特光芒。


本届“炫·青春”毕业展演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指导,我校和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青团南通市委员会、南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我艺术学院、杏林学院、南通市美术家协会、南通市音乐家协会、南通市设计师协会、南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共同承办。展演以“向上而生”为主题,集中展示了2025届艺术学院(建筑学院)、杏林学院的美术学、音乐学、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学、动画等专业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及自考毕业生的千余件毕业作品。展演涵盖学术论坛、系列画展、非遗展示、艺术市集、智能交互艺术展等多个版块的113个项目,围绕艺术学子心系时代、感知艺术、致敬未来等主题,生动彰显新时代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既延续手工笔触的温度,又赋予作品数据驱动的智能基因,实现青春理想与科技革新的同频共振、艺术初心与未来图景的智能交互,向南通大学建校113周年献上“艺术为体,科技为用”的创新答卷。

自2017年至今,“炫・青春”毕业展演已成为艺术学院深耕美育的典型范式。九年来,“炫・青春”从早期聚焦传统艺术展演,到如今构建“智能交互+非遗活化+社会服务”的立体化美育矩阵,不仅见证了一届届学子从“审美感知”到“文化创新”的成长跃迁,更打造了一条“高校美育—地域文化—社会服务”的可持续生态链。

南通艺术剧院、南通报业传媒集团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艺术实践基地负责人,国内艺术家,省内院校师生代表3000余人参加活动。

(王婷 魏慧争/文 林子淳 姚雨菡/摄)

最近更新